欢迎来到乡村网辅助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一村一品 > 名人之窗 >

从“农把式”到“陶艺师”——黑土地上老农民的转型路

时间:2020-02-11 17:19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郑伟 点击:
白银杰(左)和妻子徐明娟在工作室做紫砂壶(12月18日摄)。 徐明娟在制作紫砂壶底座(12月18日摄)。 富饶的黑土地,不仅能长大豆、高粱,还盛产陶瓷的根高岭土。眼下在黑龙江省依安县,

  

  白银杰(左)和妻子徐明娟在工作室做紫砂壶(12月18日摄)。

  

  徐明娟在制作紫砂壶底座(12月18日摄)。

  富饶的黑土地,不仅能长大豆、高粱,还盛产陶瓷的根高岭土。眼下在黑龙江省依安县,陶瓷产业让许多农民转型成为陶艺师。

  走进黑龙江省辽金源陶瓷有限公司陶艺工作室,白银杰和妻子徐明娟相对而坐,室内摆放着工具、模具和待烧的半成品,虽说是二人世界,但他们很少说话,认认真真地做每一个步骤。做紫砂壶是个细活儿,需要专心,非常考验耐力。白银杰放下手中的紫砂壶对记者说。

  白银杰和徐明娟是依安县太东乡巨宝村农民,两人都52岁。就在四年前,两口子都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把式,面朝黑土背朝天,陶瓷艺术、紫砂壶等压根儿就没在老两口的生活中出现过。

  四年前的依安县也没有艺术陶瓷,高岭土用来生产简单的大缸和坛子,虽然产量多,但效益差。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浪费了资源。依安县委办主任王玉国说。

  2015年,依安县为发展陶瓷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聘请江苏宜兴的陶艺大师,在依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组织了免费陶艺培训。这给了白银杰一个圆梦的机会。

  白银杰学过素描和国画,冬闲时搞点文艺创作,剪窗花、写春联、做雪雕、做木雕,他有一定的艺术基础,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从事艺术工作。老伴儿做手工,我给他打下手,也渐渐喜欢上了艺术创作。徐明娟说,得知县里组织陶艺培训,能学自己喜欢的东西还管吃管住,我拉着老伴儿就上学去了。

  现在老两口已经是黑龙江省辽金源陶瓷有限公司的大师,也是黑龙江省首届陶艺大师,每人每月有近5000元的收入,他们很知足。

  比种地强多了,精神、物质双丰收。徐明娟说,我俩以后想开一个自己的工作室。虽年逾半百,但老两口说到这里却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依安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艺陶瓷产业成为当地主打产业,精美的高附加值工艺陶瓷取代了廉价大缸,持续拉动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在黑龙江省依安县还有许多像白银杰、徐明娟这样的农民创业者,他们怀揣着干事创业的艺术理想,加入了工艺陶瓷产业。依安县现有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12家,陶瓷产品覆盖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等各领域,陶瓷相关产业现已带动4000余人就业,包括2200余名农民,从陶艺师到陶瓷产业工人,各类工作都有农民转型的身影。

(责任编辑:caij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7068号-3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 通联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