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网辅助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家电下乡 > 理论探索 >

日本电子业恐慌自救背后:失意互联网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 作者:游侠 点击:
日本电子业恐慌自救背后:失意互联网

    据报道,萨瑞、富士通、松下等三家日本企业打算合并旗下系统芯片业务。三家半导体公司的抱团行动昭示着,风光多年的日本电子业终于向现实低头了。

    这让人立刻想到去年另一日本企业整合案——索尼、东芝、日立等已合并中小尺寸面板

    这绝非两项普通案例。因为,日本政府基金参与其中,且它们的整合用意异曲同工,即集中两种核心硬件资源,迎合全球消费电子热潮。

    但这股热潮2004年以来便已释放能量,为何日本如今才整合应对?而且,日本电子企业群过去一直习惯垂直一体运营,此时联手缘于“恐慌自救”。

    三星、苹果及中国产业力量正让日本电子企业焦虑不安。

    两大整合案,直接针对的正是三星与台企。过去3年,三星从夏普手中夺去苹果小尺寸面板订单,从东芝手中抢走闪存订单,并且已成全球处理器巨头。

    台湾地区也让它焦虑。代工巨头台积电等一直享受着瑞萨等大厂订单。迫使日企外包的原因,一是日本品牌巨头影响力弱化,二是日本制造正承受成本压力。美元相对日元贬值,压得日本制造难以喘息。

    几天来,索尼、松下等身陷亏损悲情。全球对日本电子业乃至整个日本制造业开始持怀疑态度。

    一年多来,整合成为日本电子企业必经的自救之路。之前松下已吃下三洋,前不久日立与三菱重工也曾传出整合消息。

    整合尽管是自救,但在事实上将可能动摇日本的电子工业发展体系。

    过去40多年,日本一直被视为壁垒森严的市场。借助完善的产业分工,它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有数量庞大的企业,一度统治了全球计算器、电子表、MP3、相机、电视市场,在PC与手机领域,也曾具有强劲力量。

    比如,惠普PC2007年达到顶峰,但日本市占不过10%多。日企靠着群狼战术瓦解了巨头冲击。

    背后支撑,正是高度细分的产业体系。如果仅比拼硬件与制造,全球几乎没有能独立挑战它的巨头。三星硬件虽强,但仅靠单一品牌出海,整体无力对抗。

    但这骄傲的一幕,却被日益深化的互联网时代冲垮了。当美、韩、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开始全面适应这一热潮时,日本固守着硬件地盘。

    截至目前,在互联网领域,日本几乎拿不出一个傲视全球的巨头,许多细分领域甚至不敌中国。

    互联网依托的是全球品牌,尤其苹果、谷歌主导的移动互联网阵营。日本电子业在它们面前黯淡无光。2009年,9大日本品牌单季利润总和不敌三星一家,距离苹果更远。全球IT产业的增长驱动已由硬件转向互联网与软件。

    几天前,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的一句话,大概传递了日企的危机心声:改革虽痛,也要切实推进,已没有犹豫时间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7068号-3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 通联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