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网辅助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家电下乡 > 理论探索 >

日电子业面临组团衰落 四大原因导致困境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 作者:贝宜可 点击:
日电子业面临组团衰落 四大原因导致困境

    近日,在日本政府的牵头下,瑞萨、富士通、松下等三大半导体厂商计划合并旗下芯片业务,而瑞萨本身就是多家日企合并而来的。此前,索尼、东芝、日立已经合并了中小尺寸面板企业……“抱团取暖”是日本企业的长项,但是,当众多日企都要依靠这个长项谋生存的时候,问题就没那么乐观了……这成为日本电子企业走向衰落的又一个明证。

    2011年年报显示,日本的主流消费电子企业几乎全面亏损。截至2012年3月31日的财年,索尼预计亏损29亿美元,它上一财年已经亏损32亿美元;松下本财年预计将亏损103亿美元;夏普本财年预亏38亿美元。即便是一些侧重商用市场的电子企业也出现了历史性亏损,比如,NEC预计本财年亏损1000亿日元,理光将亏损460亿日元,业绩一直优异的爱普生利润也只有50亿日元,下降51%。

    日本企业到底怎么了?

    “四堵墙”背后的日企困境

    导致日本电子企业全面亏损的原因,主要有四条:地震、日元升值、创新后劲不足和竞争对手夹击,这四大原因就像四堵墙将众多日企困在其中,动弹不得。

    首先,很多人认为地震是一个“偶然因素”,不会长期影响到日企的发展,情况真是如此吗?其实不是。日本这个国家,资源极其匮乏,所以注定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通过制造业的利润换取资源。随着全球化深入,日本本土人力成本太高,又必须走出去,导致产业链的很多环节搬迁到海外,留给国内的就业机会主要保留在高端产业链环节,此次地震涉及到的也主要是一些“高端制造”环节。

    问题是,这些所谓的“高端制造”环节大多数也是可以迁往国外的,只是日本政府为了保持就业率,强行要求各个企业留下的,不但成本高,而且风险大。反过来,政府只能不断给企业输血,以弥补这种高成本,日本政府负债率高居G8之首,这种输血是无奈之举。这堵墙是政府靠着高成本筑起来的,是反市场的,导致日本出现了大量僵尸企业,这种僵尸企业正在从公用事业扩散到电子行业,这是一堵难解的“国内政治墙”。

    其次,日元升值无疑对日企造成了冲击,但是很多人对这种冲击也存在着诸多误解。因为日本的很多企业都在海外办厂,在海外销售,这些地区的收入和日元升值的关系不大,主要受到影响的是日本本土。问题是,日本的很多产业链也是“两头在外”的,即进口原材料,然后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情况下,如果日元采取贬值策略,固然可以在出口上有一定刺激作用,但是同时日元购买力下降,进口成本也大幅提升——两相抵消之后,贬值的效益恐怕并不明显。况且,日元人为贬值,受到美国的极大约束,这是一堵“国际政治墙”。

    创新后劲不足的问题,可能更为本质。比如,一家苹果几乎抢占了小半日本数码相机市场的空间,一家三星几乎对抗了日本所有的液晶面板企业……甚至,索尼、日立等都要找三星代工,这些问题的背后,主要是因为日企在技术创新领域明显跟不上了。在软件和原始创新方面落后美国企业,在制造环节和营销能力上不如韩国企业。这是一堵“高端市场创新墙”,最近20年来,日本企业错过了软件革命、互联网革命,在新一代的LED、半导体等原本占据优势的领域也未见优势。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7068号-3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 通联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