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村民王保田60多岁了,他和朱存英等七八个人在中原种植合作社的地头撒肥料。王保田在中原种植合作社上班已3年了,儿子和儿媳在外打工,剩下老伴儿和他在家。 “和乡亲们一起到合作社干农活,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只用上25天班。平日里干活大家有说有笑,既锻炼身体还能挣钱,比在家里打麻将可强多了。”王保田说。 3年前他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加入了中原种植合作社,除了每年每亩能得到1000斤小麦外,在合作社里干活一年还有1万多元的工资。 “集约”创出更多效益 在南庄村像王保田这样拿“双工资”的农户不在少数。南庄村为何会有这么多的“职业农民”呢?原来是该村中原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孙永利在做大合作社。 守着田地,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如何利用土地发家致富,在孙永利心中,他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加快土地流转,优化种植模式,实现集约化经营。 成立中原种植合作社后,为发展壮大合作社的规模,孙永利认准一种方法:就是把土地也集中起来,调整结构,搞集中种植。 近三成农民加入合作社 孙永利推出了两种形式承包村民的土地:一种是“租种”,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租种村民的耕地,超出的收入归合作社所有;另一种是“双千斤托管”,村民按每亩800元的价格支付合作社种子、农药、化肥、机耕等费用,每年从合作社领取1000斤小麦和1000斤玉米。 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和村内一些不能外出打工的闲散劳动力,被孙永利聘请到自己的合作社里上班。短短两年时间,全村有1400亩耕地以这两种形式加入了合作社。“今年年初,我们同8家农机、种植合作社成立了合作联社,流转的土地加起来有5000多亩,‘职业农民’的数量也翻了一番。”孙永利说。 据统计,像中原种植合作社这样的专业合作社,在博爱县还有254家,近四分之一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作者: 李国营 杨继盈 实习生 耿彩霞) (责任编辑:admin)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