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高阳镇小江边上的明冲村,有个四十多岁的陈云友,独自一人承包移民闲置土地发展柑橘五十亩,不仅自己年赚8万元,他还与村民联合成立了明冲村柑橘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闯市场,带动全村柑橘农户增收80余万元。 种柑橘年赚八万 在柑橘下杂草集中焚烧杀虫,喷洒石硫合剂杀菌清园——2月18日,陈云友一大早就在果园里忙活。开春之际,他要让50亩的柑橘园有个新气象。去年,陈云友家的近50亩柑橘园摘了65000公斤柑橘。“均价都在4元公斤,共收入26万来元,除去人工、租赁费、和肥料等费用,净赚8万来元。”陈云友告诉笔者。 脑筋灵光的陈云友还经常出入县外的一些水果市场,打听行情。去年,陈云友还与西安客商达成柑橘销售协议,有效地帮助其他果农牵线搭桥。对乡亲的求助,陈云友总是有求必应。同村的刘岱生家种了200多棵柑橘,却整整5年未挂果。陈云友成了刘家的义务顾问,每半月就去指导一次,去年老刘家一下子就赚了1.5万元。像刘岱生这样的经过陈云友技术指导过而受益的农户就有十多户。 抱团发展.做大品牌 一次,陈云友参加了政府组织全镇种养大户外出学习参观,他看到其他地方的柑橘种植户成立有专业合作社,并组织有专业的采果队、运输队为橘农服务,以果子的实际重量收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橘农收入显著提高。 陈云友想到本村大部份柑橘种植户,一到柑橘采摘销售时,严重缺乏劳动力,而抢占销售黄金时间成了广大橘农的最大难处。于是当地的二道贩子就抓住橘农这根软肋,在柑橘收获季节,以低价承包橘农的橘园,使百姓的收入大打折扣。 鉴于此,陈云友很想成立柑橘专业合作社,改变橘农的不良状况,让柑橘种植户少吃亏。 没想到他的想法与明冲村支两委的想法不谋而合,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在县农协的帮助下,不少柑橘种植户的积极参与,柑橘种植户以土地流转入股形式成立了明冲村柑桔专业合作社。 明冲村5组杨有树告诉笔者,他去年的橘园小贩出价8700元承包,他要以9500元的价格承包给合作社的一位收购人员,收购员知道他的柑橘收入不只95000元,劝他把柑橘销售给合作社,最后他的收入是10500元,比销售给小贩多了1800元。 “去年,明冲村柑橘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并组织入社成员去开县、奉节参观,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力争做大品牌,赢得口碑,拓展市场。还希望柑橘产业做出有模有样来,让乡亲们有信心更有盼头。”说起柑橘产业的发展,陈云友信心十足。别看陈云友像个老农民,他可是有着10多年柑橘种植经验的.“土专家”。 跟着合作社有奔头 60多岁的晏符文见到笔者了解专业合作社帮助增收情况时高兴地说:“我都是头发花白的人了,如果出去打工也没人会要我,跟明冲村柑橘合作社种柑橘,一样有奔头。你看嘛,去年我加入合作社后,到了柑橘上市时,老陈亲自把客商带到我地里来收购,这是在以前想就不敢想,减轻劳力不讲,还多买了1万多元。” 2011年3月初,低保户刘志修、晏和熏也给老陈递上了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申请。“当时生怕不被吸收,还把自己先前承包的8亩园地入股到合作社,保证按照合作社的章程办。”去年,专业合作社已正式吸纳了他们等135户加入,果园已发展到近400亩。 村民们对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希望。陈云友一心想着群众,他说:“我们专业合作社正赶上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好时机,我要带领全村人富裕了心里才踏实。”现在,他所在的6组215户人家,大都种植柑橘树。他主动负责给村民讲解种植技术和经验,传授先进的撒施技术和上肥技术。他把自己的果园办成了培训基地,认真指导技术,手把手教他们施药和管理。 “如果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提高,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话,就经受不起市场的风险,增收也有一定困难。”陈云友告诉笔者,.“以前农民没入社时,这么好的柑橘只能卖一块几角钱一斤,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利润。有了合作社,农民联合起来,经营的产量大了,就有了谈判的话语权了。” 他告诉笔者,自从成立柑橘专业合作社后,入社户的柑橘有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去年仅一年,全村600亩柑橘增收80万元。(刘益辉) (责任编辑:admin)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