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曾是金字招牌,在全球风光无限,如今它头上的光环正渐渐褪去。 今年2月初,索尼、松下、夏普日本三大电子巨头发布2011财年预亏公告,索尼彩电业务连续八年亏损,夏普创下成立百年来最大亏损额,松下刷新了日本企业的亏损纪录。日立、东芝的利润额也同比下降……这犹如投下一个重磅炸弹,给“日本制造”罩上一层阴影。 换帅、业务重组、拓展新领域、部门架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日本电子企业正进行“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不过,专家认为,已经踏上转型之路的日本企业,如果不采取开放合作的新思维,将很难重拾往昔的辉煌。 收缩、重组与转型 “日本电子企业这一轮变革的关键词是收缩、重组和转型。”帕勒咨询有限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如此认为。 彩电业务是日本电子巨头亏损的重灾区,所以彩电业务“瘦身”是这轮变革的主题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等离子生产商的松下,不得不面对等离子全球份额日渐下滑的残酷现实而缩减产能。去年10月底,松下宣布将三家等离子工厂“三合一”,上海工厂的等离子设备注销,日本两家等离子工厂只保留一家。而鼎盛时期,松下在全球拥有五家等离子工厂。 松下的液晶工厂也转产小尺寸非电视用途液晶面板,2012财年非电视用途占比提高到50%;它还拟将一家液晶工厂转让给由索尼、日立、东芝合资的中小液晶面板生产公司。 原来等离子阵营的另一家企业日立,早已停产等离子屏,并且计划结束65年彩电生产的历史,从今年开始将彩电生产业务整体外包出去。 索尼今年1月正式退出它自2005年起与三星合资的“S-LCD”液晶面板项目,将手中50%的股份转让给三星。索尼立志摘掉彩电业务多年亏损的帽子,甩掉亏损的面板业务已是必然。 鉴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及面板供过于求的变化,索尼将2012年彩电全球销量的目标从三年前设定的4000万台,下调至2000万台,为此付出500亿日元的额外费用。同时,增加彩电整机生产外包的比例,以降低成本,希望彩电业务在2013财年实现扭亏。 夏普也宣布暂时停掉50%液晶面板的产能,并增加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生产比重。 一边在收缩,另一边在重组。 “‘重组’就是合并同类项,包括公司内部重组和行业内的重组。”罗清启说。 例如,松下加快了“三社合一”,将松下电器、松下电工、三洋电机的业务进行整合,去年10月将三洋在日本、东南亚的白色家电资产转让给海尔,今年4月起停用“三洋”品牌。重组后,松下将突出家庭生活电器、元器件、能源解决方案三大支柱产业,事业部由16个精简为9个。 日立也将旗下业务重组为五个集团,分别是基础设施集团、信息技术集团、电力系统集团、建设机械集团和高功能材料集团。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