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示范小城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汝城县大坪镇示范小城镇建设的作法和成效 汝城县大坪镇 朱晓龙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繁荣市场经济、促进农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围绕建设“园林、卫生、文明城镇”、争创全市小城镇示范镇,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小城镇建设工作一等奖、全县城镇管理和“三创”工作一等奖等。 一、科学规划,着眼城乡长远发展 一是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围绕建设县、市小城镇示范镇,我镇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投入30余万元,聘请了湖南省千府规划设计院进行镇区规划修编,编制了镇区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详规。总体规划布局从战略高度出发,既考虑规划的长远性,编制15-30年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及修定、修建性规划,又考虑大坪的产业特点和产业布局,从大坪的实际出发,依据大坪镇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和民俗习惯,对镇区现有资源科学整合,合理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和区划。规划城镇向北向东发展,对接新的106国道和岳汝高速连接线及三星工业园区,镇区面积由现在的0.7平方公里扩展到3.3平方公里,保证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搭建起个性显明、进出便捷、功能分明的小城镇框架。二是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先后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镇村干部会、本镇人大代表和政协会员会、镇直单位负责和企业主会议、以及大坪镇在外人士会等多层次、广范围的座谈研讨会,广泛听取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反复研究,确立了以镇区中心为核心,以镇区主街道、行政区、商贸区、汽车站等为节点,以新老106国道、商贸大道两纵两横“井”字型街道为骨架,重点向南、向北两面延伸发展的模式,确保规划真正具有现实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突出规划的权威性。将城镇建设规划递交镇人大会讨论决定,通过后呈报县政府批准,使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建立完善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规划管理制度,对不符合规划的建房申请一律不予审批,对不按规划设计施工的坚决予以整改,对违反规划建设和违章的建筑一律依法拆除,使城镇建设严格按照规划来实施,真正体现了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 二、创新机制,破解资金短缺瓶颈 一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规范运作、统一风格的模式,推动城镇规模发展,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当地或周边商户和群众,到小城镇投资从事商业活动,吸纳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近几年来,个体工商户投入小城镇的建设资金达4200余万元,成为我镇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一个重点来源。由社会投资2600余万元建设的大坪新贸街,已逐渐发展为商业小区;投资310余万元改造旧城小区13处、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店铺20余间。在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大力争取上级支持。自加压力,不等不靠,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以时不我待的争先意识,把有限的财力用于项目建设和事业发展上。通过先办事业再争项目,积极实施农贸市场、政府综合楼、大坪大道、商贸大道等建设项目,赢得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近三年共争取上级城镇建设资金400余万元。三是采用新的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投资多元化机制,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进投资者投资1560万元的农贸市场扩改建,新市场占地17.3亩,共建设交易棚1800平方米、道路及空坪6479平方米,店铺建筑面积6538平方米、摊位400多个,新老市场融为一体,总面积达30亩,是全县面积最大、设施最齐、功能最全、交易最好的乡镇商贸市场。投资2300万元的大坪大道采用BT模式开发,建设基金全由工程承建方垫资,缓解了镇级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促进了项目的加快启动和建设。四是反复核价节约资金。坚持用好每一分钱、办好每一件事,力争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办成最好的事。投资300多万元的镇政府综合楼及其附属工程(外墙、内装修、地板砖等),严格遵循设计、预算、审计、集体研究,并经集体反复核价、多方对比才拍板实施。 三、项目推动,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一是大投入建设,打造“卫星”城镇。牢固树立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坚持项目推动,积极实施城镇建设“东扩、西建、南延、北接”战略,建设全县“卫星”城镇,争创全县和全市小城镇示范镇。近几年来,全镇共投资4600多万元用于城镇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了投资1560万元的商贸市场、投资230万元的政府综合楼、投资218万元的卫生院门诊楼和住院大楼、投资320万元的大坪加油站、投资159.5万元的中学和中心校教学楼及多功能餐厅项目等,并较好地统一了主街道、商贸街及政府院内风格。二是高标准建设,打造城市名片。城镇城镇重点建设项目大坪大道总投资2300万元,长1580米,分两期建设,采用BT招商模式开发。其中总投资1100万元的第一期工程长600米,设计路幅宽30米,其中主路面宽14米,每边绿化带4.5米、人行道3.5米,人行道铺设步道砖,种植两排直径20公分以上樟树和10公分以上桂花树,增设路灯和安置群众休闲健身设施,该工程于今年6月完工;总投资1200万元的第二期工程长980米、宽26米,每边种植两排大径级绿化树木和绿化色带,完善路灯、人行道、下水道等相关配套设施,该工程预计在今年11月完成主路面硬化建设等。此外,还实施了投资200余万元的商贸大道建设和1000余万元的城镇街道两侧立面改造工程,城镇建设的大推进,在增强城镇功能和城镇聚集辐射带动能力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加快发展。三是大面积绿化,打造生态大坪。大力实施城乡美化、绿化、亮化、洁化工程,投入16万元在城镇街道和106国道边新建垃圾池30个、安装路灯60余盏,投入660多万元在城镇街道边和106国道及通村通组公路沿线种植较高标准的樟树和桂花树6000余株、种植其他树种15000多株,1万多平方米。尤其是通道绿化成为全市先进典型。同时,投入30余万元建设了全县第一家覆盖镇区街道、重点单位、交通枢纽及境内国道沿线村庄路口的治安电子数字监控安全系统,多次被评为全市、全县综治工作先进乡镇。 四、强化管理,优化城镇发展环境 一是队伍建设专职化。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城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镇专职城管队和环卫队,在每村设立了1名城管联络员。购买了专门垃圾清运车,组建设了全县第一个配备有消防车和消防器材的乡镇专职消防队。同时,加强与工商、城管、国土、环卫、交通、公路等部门和单位的协调联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经费保障优先化。将城管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不少于15万元。镇财政每年仅镇区街道清扫就需支出近3万元,专职城管队员工资待遇需支出5万多元,镇区路灯电费需支出2万多元。三是宣传教育经常化。在全镇深入开展城镇管理法律法规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活动,增强公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卫生与秩序环境,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城镇管理工作。督促各行政村建立了村级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和专业环卫队伍,对主动抓好城管工作的村给予1000-2000元的奖励,对村级兴建垃圾池按1000元/个给予奖励,切实提高了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四是卫生保洁日常化。制订出台了城镇管理暂行办法、镇容镇貌和环卫管理实施办法,推行“保洁全天侯、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环卫管理责任制,安排流动垃圾收集车每日巡回上门收集垃圾,定期对市场、街道进行清洗,确保了“六无三净”,建立镇区机关单位分段包干、镇城管工作人员定点值勤、临街门店“门前五包”的责任体系,定期清理城乡“牛皮癣”,清洗街道,清除城乡道路、花坛、沟渠等的垃圾。五是城镇秩序规范化。突出加强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超范围经营、乱设摊点、乱搭乱建等的治理整顿,确保了车归站、人归点、物归位。对户外广告、门店牌匾统一规格,对街道路牌标志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投资1560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30亩的商贸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