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立了131年,“黄色巨人”柯达(Eastman Kodak)在日前提出了破产保护。会不会有这么一天,同样耳熟能详的日本骄傲──索尼(Sony)、松下电器(Panasonic)──也只能在记忆里徒留回味? 消费电子低迷 不放手就卖一台赔一台 日本电子业八大龙头,日前纷纷下修2011年财报预期(决算至3月31日),其中松下敬陪末座,更创下惨赔7800亿日元的历史纪录;2012年正值创立100周年的夏普(Sharp),赤字达2900亿日元;索尼电视部门8年来亏损总计约达7000亿日元。 另一方面,即使历经了日本311大地震、泰国供应链洪水肆虐,加上日元升值等等打击,仍可见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三家大厂屹立不摇,三公司合计仍有3600亿日元的盈余。 “日本电子业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分析,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重挫出口以来,日本电子业便分化成两类:一是统称“弱电系”的消费电子业,持续向消费者提供电视、手机等家电制品;二是“重电系”的工业电子业,偏重销售给企业、新兴国家各类基础建设(infrastructure)。 这一分为二的结果,却是消费电子委靡、工业电子走高的趋势。然而原本以质量、创新享誉全球的日本家电,为何又会一蹶不振? “在日本国内,家电普及率只要超过30%,获利就会开始衰退,”巴克莱证券分析师藤森裕司2008年提出了“30%魔咒”一说,从黑白电视、录放影机、传统手机都能归纳出同样的结果。 新型家电一旦普及成了日用品,在功能上又无法彰显出品牌间的差异,最后就只能在价格上决一死战,拖垮获利。 以索尼节节败退的电视来说,若比功能质量,如今对手韩国三星(Samsung)青出于蓝;若比价格,日本制造仅人员成本就是韩国的两倍,不仅“卖一台赔一台”,还有中国海尔(Haier)等新兴国家的品牌紧追在后。 工业电子强 做定制服务摆脱削价竞争 如今“重电三雄”──日立、东芝、三菱之所以能在黑暗中摸索出曙光,是因为过去10年来,三厂陆续从副业的消费性电子撤退,全力进攻“全方位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的业务形态。 全方位,也就是因应客户要求,量身订做的定制化服务。以日立的资料储存服务为例,副总裁岩田真二郎便认为,“储存服务并不是卖出去就好,而是三位一体──贩售管理用软件、建构系统、维护系统,三者要同时强化才行。” 工业电子的客户是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一旦签约,从设计规划、建设工厂、开发管理系统、采买软硬件、一直到建设完成后的使用、维护,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确保稳定并且高额的获利。 “一条龙”的定制化服务,竞争力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技术、设备完工后的效能与维护,以及客户的信赖感。信州大学教授真壁昭夫指出,唯有凭借这些“非价格因素”,才能够彰显日本文化中的“制造DNA”,借以摆脱消费性电子的削价竞争。 日立一面放手家电事业,一面积极稳固工业领域,还涉足各类基础建设。例如都市建设的工程用机械,还有历史悠久的电梯、空调、核能发电、铁路建设等产业。其中,台湾高铁三分之一的车厢,以及台铁太鲁阁号便出自日立之手。 东芝则在2011年成立“社会建设系统”子公司,整合输电、铁路、道路、太阳能发电系统,也是瞄准新兴国家在电力、瓦斯、用水等基础建设的需求,估计两年内,海外营收比率将从两成提高到五成。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