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网辅助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

威宁农村的“吃饭经济学”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 作者:冯远 点击:
威宁农村的“吃饭经济学”
         随着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收入增多,种植马铃薯的威宁人,生活习惯悄然改变——     “要吃大米饭,除非二辈子”。在威宁农村,吃大米饭曾经是不敢想象的事,那时,“吃饭”其实就是吃马铃薯。如今,马铃薯越种越多,威宁农民却越吃越少,“吃饭”成了真的吃大米饭。        10月底,记者来到威宁农村采访,威宁农民“吃饭”的变化,让记者真切感受到现代农业的脉搏。        雪山镇雪山村的管绍亮一家4口人,两个孩子在县城上学,周末才回家,一个月消耗大米40公斤左右,一年的米钱不到3000元,对于种贩马铃薯年收入5万多元的管绍亮来说,吃饭是“小意思”了。        51岁的草海镇同心村村民秦本友在威力淀粉有限公司打工,他告诉记者,每月花130元,买一袋25公斤的东北米足够吃了,这相当于两袋马铃薯的价格。        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绍刚通过“算经济账”,解释威宁人的“吃饭经济学”。        上世纪80年代末,马铃薯每公斤0.16元左右,成人一餐要吃一公斤马铃薯,连同柴火钱,吃一餐马铃薯的成本0.2元左右。而成人吃一餐米饭,大概要半斤米(油水缺,饭量大),当时每公斤米价1.2元左右,加上菜;一个人一顿饭的成本起码在0.5元以上。“两相比较,当然是吃马铃薯划得来。”        而近年,当地马铃薯每公斤价在1—2元之间,也就是吃一顿马铃薯,成本在2.0元左右,每公斤大米价5元上下,现在农村人的油水充足,一个成人3两米都吃不完,大米成本0.75元左右,加上蔬菜,一顿2块钱差不多了。“吃米饭的成本与马铃薯不相上下,而且就着菜吃米饭,当然安逸得多。”管绍刚说。        秦本友家种了15亩马铃薯,今年马铃薯产量比去年增产近5成,亩产量在2.5吨以上。“种子、劳力都是自己的,从口袋里掏出去的只有肥料钱,今年收购价虽然比去年低,但产量高,还是有赚头。”秦本友说。“以前我们卖洋芋,清早背一背篼出去,到晚上还不一定能卖完,价钱又低,现在,一家人卖好几车的很普遍,商家会到家门口甚至土里来收购,方便得很。”        在威宁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展台上多个玻璃瓶里,分别陈列着不同的品种。负责人马永军介绍,合作社有自己的种薯培育基地、种植试验基地和广阔的销售渠道,尽量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县农业局马铃薯产业办李怀奎说:“挑选完商品薯后,个头小或残破的,可以出售给淀粉加工厂。”        据了解,目前该县的马铃薯种销合作社有30多家,各个环节的经销人员上千人。        目前,威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66万亩,年产马铃薯近300万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马铃薯产业的收入达600元以上,占人均纯收入的35%左右,种植户不仅吃上了米饭,还盖起了新房,购买了家电、农用汽车、摩托车等。(罗石香)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7068号-3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 通联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