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夏普公司3月27日宣布,与中国台湾鸿海集团结成全球战略伙伴,夏普将向鸿海精密工业、富士康等鸿海集团旗下4家子公司定向增发1.2亿股股票,总额约670亿日元(1美元约合82.7日元)。夏普完成增发后,鸿海集团将持有总计约10%的夏普公司股票,成为夏普第一大股东。 除资本合作外,鸿海精密工业还将与夏普共同经营夏普位于大阪府堺市的液晶面板主力工厂,鸿海精密工业最终将承接堺市工厂所产液晶面板50%的市场。双方的合作是深度的,用夏普总裁奥田隆司的话说,将在工厂合作方面下功夫,集开发、制造、零件供应为一体。 夏普公司为什么与鸿海集团合作,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说明日本电器产业巨头改变了一向单打独斗的思路。日本电器产业近来严重滑坡,其中夏普、松下、索尼和NEC均出现巨额亏损。夏普公司预计2011财年亏损2900亿日元,因为经营业绩不佳,松下、索尼、夏普均撤换了主帅,奥田隆司将成为夏普的新总裁。常言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新的思路,与海外企业合作就是新思路的体现,否则沿着老路走下去很难与韩国三星等比拼。与鸿海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在强化液晶显示屏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有助于解决夏普面临的资金困难,可谓一箭双雕。夏普要想重建经营,必须借助外力,夏普与鸿海集团合作是情非得已,也是势之必然。 其次,日本电器产业之间相互联合,组成世界领跑企业已经失去可能。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电器巨头占据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世界上没有一家电器厂商能与日本抗衡。然而,之后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其间电器产业失去的更多。日本与韩国企业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韩国三星电子公司2011年利润为9600亿日元,而日本松下、夏普、索尼从2011年4月到2011年12月,三个季度净亏损12900亿日元。27日,夏普股市时价总额为5497亿日元,和松下、索尼加在一起股市时价总额仍不到韩国三星电子的1/3。不仅如此,随着美国苹果公司快速发展,从去年开始,为苹果公司提供制品的鸿海精密工业等中国台湾厂商的股市时价总额也与日本电器厂商拉开了距离。27日海鸿精密工业的股市时价总额为389亿美元,规模是夏普的近6倍,位居亚洲第三。2011年鸿海精密工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5%,为9.7万亿日元,利润增长6%。相比之下,日本电器产业则显得缺少活力,仅依靠内部联合无力与韩国、中国台湾企业抗衡,因此日本电器产业不得不选择与海外企业合作,吸收"亚洲的活力"。 再次,夏普与鸿海集团合作,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夏普可以在资金、扩大市场方面有所收获,而鸿海集团则在中国大陆拥有工厂,以人工成本低为优势不断发展壮大。虽然近来工人工资有所增长,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