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网辅助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家电下乡 > 资讯快递 >

电视百年史 15岁小伙成真人图像第一人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 作者:刘玛奇 点击:
电视百年史 15岁小伙成真人图像第一人

    尼普科夫圆盘

    1900年,20世纪到来之时,法国科学工作者康斯坦丁·伯斯基在为一次国际会议起草报告时创造了“电视”(Television)这个英文单词。从此,“远距离看”、“用电来看”成为人类在20世纪的一个奋斗目标。

2009年5月6日,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的孙子给一台1938年制造的古董电视机接上了数字电视机顶盒。

2009年5月6日,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的孙子给一台1938年制造的古董电视机接上了数字电视机顶盒。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而到今天,电视已绝不仅是“远距离看”那么简单。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电视在信息时代中的运用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19世纪末,24岁小伙子发明的“尼普科夫圆盘”为电视技术奠定基础

  人类远距离快速传送信息的愿望由来已久,莫尔斯电报迈出了第一步。进而,人类又希望能够直接传送声音和图像,广播和电视是实现这一愿望的产物。从广播电视技术发明的进程可以看出,传送声音和传送图像的实验是同步进行的,有时图像的实验还走在前面。只是因为传送图像在技术上要复杂一些,电视的播出才比广播电台晚了十几年。

  电视的实验是从19世纪就开始的。在电视诞生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都以自己的成就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以至于我们很难确切地说出谁是电视的发明人。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机械电视和电子电视两个实验阶段。

  柏林大学年轻的大学生尼普科夫从小就对贝尔发明的电话着迷,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能把图像也像声音那样用电路传输出去。1883年圣诞节前夕,尼普科夫在柏林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制作了一个机械扫描圆盘,这就是著名的“尼普科夫圆盘”。盘上按螺旋形打上有规律的若干个小孔,圆盘后面放有被灯光照亮的景物。当圆盘旋转起来时,便对这景物图像进行顺序扫描,透过小孔看盘后面的景物,就会出现一个一个的亮点和暗点,这是由圆盘上的小孔分解而成的。这些依序透过小孔被分解出来的或明或暗的小亮点作为景物的每一个小单元,形成一个光波信号,随即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利用线路传送到另一个具有同步旋转的圆盘扫描接收器中去。在那里,这些电信号被还原为原先的光信号,经组合处理后就再现了原来的景物图像。

  1884年11月,尼普科夫向柏林专利局申报了他的这项发明专利。他在专利申请书的第一页上这样写道:“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关电视的专利。他在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图像传送的三个基本要素被认为是以后电视技术发展的基础原理。它们是:把图像分解成像素;逐行进行像素的传输;在传送画面的运动过程中,许多画面快速逐一出现,在人的眼中这个过程则融合为一。那年,尼普科夫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24岁的小伙子。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7068号-3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 通联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