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世界级的品牌,一个是世界级的垂直整合加工厂,3月27日,全球代工巨擘台湾鸿海以8.09亿美元入股夏普,并成为夏普单一最大股东。 一家百年的日资企业、被称为“液晶之父”的夏普,被台湾代工厂并购,制造业新格局的变化被津津乐道。在外界看来,此举标志着全球制造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制造日渐式微,以三星、鸿海为代表的上下游垂直产业链一体化模式正在崛起。 虽然,对于鸿海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扩张,集团解释为鸿海要做“无可取代的代工厂”,支援全球所有电子行业的生产制造服务,具备支持全球知名品牌的生产能力。但是结合鸿海此前宣布的“万马奔腾”等计划,业内人士判断,不排除鸿海在完成垂直产业链的整合之后,自创品牌,向终端进军的可能性。 为什么是鸿海? “入股夏普,对鸿海来说是个了不起的标志性事件,郭董事长对此事非常看重,亲自前往日本签约。”3月29日,鸿海集团发言人邢治平对本报记者表示。 2012年,是夏普公司成立100周年,公司却必须为亏损额高达2900亿日元(约合223亿元人民币)寻找解决方案,毕竟,这样的亏损额创下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旗下电视机事业连年亏损,公司在布局全球最大的液晶屏生产基地时,又遭遇金融危机和半导体行业的萧条,夏普急需新的资金来改善经营基础,亦需要新的伙伴来帮助提升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苹果公司新版iPad宣告全球销售的两天前,也就是3月14日,夏普因为一则“苹果将选三星作为iPad液晶屏惟一供应商”的谣言,当日股价暴跌5%。 这对于刚发布财报的夏普来说,不啻雪上加霜。作为苹果公司液晶屏的供应商之一,它意味着——公司堺市工厂的产能在只开动50%的基础上,将再度下挫。 但这则谣言却让鸿海在十余天后的入股,在价格上取得优势:仅以溢价11.11%的价格获得夏普股权。除了持股接近10%之外,鸿海未来还将向夏普采购面板和模块,采购比重将占夏普10代厂总产能的50%。“鸿海集团正是我们期待的最好的合作伙伴”,夏普公司常务董事奥田隆司在当日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表示,要想进一步降低成本,光靠公司本身的垂直整合是不够的,与鸿海合作,或能保住公司的电视业务。 4月1日,奥田隆司将就任夏普公司总裁一职,他必须为夏普寻找新的订单和市场开拓伙伴。 全球五大面板生产企业:韩国LGDisplay、韩国三星、台湾奇美达、台湾友达光电和日本夏普,共占据全球95%的市场份额。夏普联手奇美达后,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20%,紧逼第二名韩国三星25%的市场份额。 这对于鸿海来说亦非常有利——鸿海旗下奇美电子相关世代产线投资正陷入停滞,获得夏普10代线的面板产能补充,所费资金少于与台湾友达光电的合作。 不过,为了打消日本企业的顾虑,鸿海决定,虽为最大股东,但不向夏普公司董事会派驻董事,不对夏普经营造成捆绑。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