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连南等地位于豫湘桂交界处,多年来农民群众都有使用外区域种子的习惯。而这些外区域种子多是未经广东省审定的,盲目使用容易导致减产失收。”日前,记者从清远市农业局获悉,在农产品和农资打假过程中该局发现市面上有部分未经我省权威部门审定的农用种子在售。对此,该局提醒农民提高用种意识,认清种子和商家资质。 打假打出“病”种子 据介绍,春节过后,连南县科技和农业局就着手进行全县种子市场的调查摸底,共发现6间种子经营门店销售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金优588、中优488等48个品种。另外该县大坪镇、香坪镇政府还反映,两镇60%以上的农户到邻近县购买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等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作为生产用种。 对此,清远市农业局市场与经济信息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未经审定品种中相当部分为高感稻瘟病品种。种植后,一旦发生减产或者失收情况,农民群众就相对较难获得赔偿。相反,经过审批的种子如果发生上述问题,农业部门可以从源头上去追究售种单位和育种机构的责任,一旦确认是种子问题,农民就可获得相应的赔偿,权益能得到有效保护。 购买种子须认清资质 该负责人还建议,农民群众在购买种子时一定要认清种子和销售单位资质。在购买种子时要看清楚经营者是否证照齐全,是否办理了种子备案手续;不要选用未经国家、广东省审定通过以及超出审定公告规定的适宜生态区域范围的品种;要向经营者索要有效凭证,并加盖印章及签名;如有种子疑问,农民还可直接到各县(市、区)的乡镇农科部门进行咨询。 另据了解,从2月9日“三打两建”启动至3月26日,清远市农业局检查了多家农产品和农资产品销售单位(门店),排查相关线索449宗,核实5宗,查处5宗,涉案财产约1.2万元。其中3月9日,连南县在寨岗镇检查20间种子门店发现2间在售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包括农平302、金优丝苗等21个品种。目前,执法人员已对其进行立案查处,查封违法种子131.5公斤,案值1万多元。 (责任编辑:admin)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