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公开制度推行后,受到村民和村干部的欢迎。然而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农村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农村干部参与决策的事情越来越多,这其中难免会因村干部自身水平限制或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而造成的失误。 按常理,这样的失误是“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常常被“内部封锁”。一些村干部片面认为,“村误”一旦被公开,会让人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弱,不利于自己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而且还会对今后开展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于是形成了部分村干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其实,公开“村误”也是村务公开的内容之一,将问题和不足一一摆上桌面,诚心向群众纳谏,让群众积极参与,及时监督,能让村干部更好地吸取教训,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少犯或不犯错误,反而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还会进一步提高村干部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大胆公开“村误”,虚心接受批评,反而是村干部的一种工作艺术。刘刚只 (责任编辑:admin)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