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网辅助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

谁导演了“覆膜不播种”的面子工程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 作者:张燕燕 点击:
谁导演了“覆膜不播种”的面子工程
    据新华社电,为应付上级检查,陕西省山阳县一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点近日上演了一出闹剧,村干部私下雇用村民在未经翻耕和已翻耕的空地上覆上地膜却没播种。这一“面子工程”引发不满。(3月6日新华报业网)
    覆膜不播种,看起来好像是应付上级检查,搞了一次迎接领导的“面子工程”。但是,之所以出现“面子工程”,不仅是那340万元的推广资金作用,更是农民应付缺乏科学性示范工程的无奈之举。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当年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凡事都由上级来安排。种什么不种什么,更不是县里和镇上说了算,基本都是靠市场调解,种植什么效益高,农民就自行调整种植结构。如果种植马铃薯能赚钱,而当地政府又拿出那么多钱来扶持,当地农民又不是傻子,为什么靠弄虚作假搞“面子工程”来忽悠自己呢?不难看出,政府投入340万元的“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本身就是一个缺乏科学论证支持的“面子工程”。
    不管“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是否符合当地实际,只要上级安排,镇上和村里就要无条件的执行。而种植收益小的农作物,农民又坚决不会买账。上级有要求,农民不执行,于是就出现了,发放马铃薯种子,分配完了政府投资的340万元,而最终还是只覆膜不播种的闹剧。安排种植马铃薯,镇干部岂能布置了之?覆膜不播种的背后,不仅有村干部,多少也能发现镇干部的影子。
    覆膜不播种被群众揭露,而没有被检查组发现,这才是当地村干部敢覆膜不播种的主要原因。呼呼隆隆大发动,马马虎虎走过场,稀稀拉拉看结果,最终让基层摸清楚了某些领导的工作作风,找出了对付的办法,并做到了屡试不爽。支农款花没了,薄膜也揭掉了,马铃薯还没种,最终的结果就是四个字:劳民伤财。
    只覆膜不种植,看似是村干部和农民搞的一场闹剧,但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如何实事求是地带领农民致富,如何有效用好有限的支农资金问题。社会管理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各级管理者开动脑筋,在实事求是调研的基础上,让每个管理环节都体现着智慧,最终取信于民,促使这个社会更好的发展。
张洪泉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专题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专题网 snhnzt.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7068号-3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 通联QQ: